6月逐漸接近,又是一年畢業季,而即將有上千萬的應屆生離開學校,又會給人才市場帶來沖擊,當然這部分人也并非全部就業。不知道大學生們有沒有做好,面臨來自社會的“狂風暴雨”的準備,畢竟大學生就業難的話題一直備受關注。
而因為大環境的影響,考公考編已經成為很多學生的首選方向。但是體制內不是那么好進的,先不提逐年增加的競爭人數以及考試難度,單論報考時的崗位選擇,一不小心就會掉入坑中。成績內卷還能靠努力翻身,而有的坑只能無奈接受。
近幾年。想要進入體制的大學生越來越多,考公的競爭壓力也越來越大,然而很多人發現,考公有時不僅考察學歷,以及學生的專業知識水平,有時還會考查學生的人脈關系,比如很多人常常懷疑的“蘿卜坑”。
一位考公學生的分享引起了熱議,事業單位筆試,這位網友考的是第一名,然而面試時卻被一個筆試落后二十多分的人逆襲了,甚至在成績公布之前,就有考生聯系上他,信息泄露,加上奇怪的面試成績讓這位網友不得不懷疑這個崗位是個“蘿卜坑”。
作為一個普通考生,他也只能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了。所以如何避免這樣的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成為許多考公人不得不思考的問題。事實上,“蘿卜坑”崗位并非隨機的,可以通過一些要求來預警。
第一就是招考人數要求,比如一些只招1個或者2個人的,是蘿卜坑的可能性很大,畢竟這種情況一般筆試通過就是2或3人,而面試時就有更多的操作空間,之前提到的網友就是這種情況,希望大學生謹慎報考。
第二點就是資格限制,比如有些崗位會在常規的年齡專業學歷等等之外設置一些其他的條件,甚至可以說是量身定制的條件,就差直接把名字放上去了,而這樣的崗位是預定的可能性很大,畢竟太過細節能夠符合的學生會很少。
第三點就是出現矛盾的限制,比如在備注欄會有一些風馬牛不相及的條件,之前陜西就出現這樣的情況,要求學歷是計算機類專業,備注卻寫著“勞動關系協調員”,看起來非常不對勁。類似這種報考要求,很有可能是針對特定人的,大學生就別去嘗試了。
第四點是面試與筆試的分值比例,一般情況下,國考的筆試與面試比例5:5,省考會根據各省的情況不同發生變化,但是大多數不會太不合理,所以如果大家遇到筆面比例2:8,1:9的情況,就要注意了,面試分值占得多說明面試可操作空間更大,“蘿卜坑”警告了。
當然,以上說的這些條件,只能說是有一定的可能,并非已經確認了,所以各位考生僅可以將這些作為一個參考,無論如何希望大家能夠避免入坑,浪費機會和時間。考公上岸如今一代比一代難,大學生也要做好準備,
考公障礙變多了,大學生要理性對待
在筆者看來,考公的難度確實在逐年增加,不僅是報考人數還有試題難度,也有在報考時就設下的陷阱,都給學生上岸添了幾道障礙,但是即便如此,也沒有阻擋了大學生過五關,斬六將,奔向公務員的腳步。所以首先希望大學生能夠理性看待考公。
如果真的決定考公,那就要做好備戰的準備,其一自身的努力才是關鍵,畢竟只有自己的實力足夠,才能在這么多人中脫穎而出,而且有實力即使遇到“蘿卜坑”,重新再來也不懼。因此有考公意向的大學生要努力學習,提升自己的能力,才能不懼任何挑戰。
其二謹慎選擇,就像之前提到的這幾種要求,大學生們可以作為參考,盡量避免已經預定出去的崗位,畢竟一耽誤就是一年的時間,而作為大學生又有幾年可以浪費呢?所以大學生報考時要慎重選擇,思慮周全才是正理。
最后,大學生即使遇到這種有苦說不出的情況,也不要怨天尤人,因為已經無法改變的情況下,埋怨是最無用的東西,有這時間還不如調整好自己的心態,準備下一場考試,并且吃一塹長一智,下次考試報考時不要重蹈覆轍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