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常識判斷部分被時政、法律和馬哲三大江山占據。今天MVP學習網就跟大家一起來探討法律部分如何備考,希望對大家的備考有所幫助。
首先回顧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法律常識的考情。
在2021國家公務員《行測》(副省級)公務員考試中,法律考了兩個題,涉及的是政務處分法、民法典里的內容。在2020國家公務員《行測》(市地級)中法律考了四個題,分別是:英雄烈士保護法、公益訴訟、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套路貸。在2019國家公務員《行測》(副省級)中法律考了兩道題,分別是涉及憲法修正案和《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管理辦法》。據此可以得知,法律在常識中所占的比重不大,題目數量也不固定,但是法律有一個突出的優點,以記憶性考察為主,意味著我們只要記住就能拿分,所以法律是我們絕對不能放棄的。
那接著來談一下如何拿到法律的分數。
我國的法律眾多,沒有必要掌握每一部法律,畢竟我們不是參加法考,基于此我們按照重要程度、考察頻率進行了排序。第一就是憲法,憲法是我國的根本法,這個同學們都知道,那么重要程度就不言而喻了。憲法的考查多以識記性考點為主,比如說我國的國體是什么,公民的基本權利有哪些,這就是重要考點,我們只要記住就能選出正確答案。第二是民法,在2021年1月1日民法典生效,據此民法典新修訂的內容成為熱點話題,比如說協議離婚增加了30天冷靜期,這些都需要我們去記憶。第三是刑法,刑法的作用是懲罰犯罪,保護人民,那如何保護我們呢?就有了刑法的283個罪名,這些罪名我們沒有必要每個都學,要學的是生活中的常見罪名,比如說交通肇事罪、搶劫罪,以及刑法修正案十一的新增重點罪名,如冒名頂替罪、高空拋物罪。總體來說法律考查難度不大,是在備考中不能錯失的分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