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行測科目中,言語理解與表達中的主旨題是考試中的熱點。主旨題中的明顯標志詞——指代詞在歷年各省市的考查中頻頻出現。今天MVP學習網就帶大家一起來了解下,在做主旨題的時候遇到指代詞如何快速地解題。
指代詞的作用是對前面的內容起到指代總結的作用。指代詞的基本作用是指代前文的某些內容。如果指代詞引導的句子出現在段尾,又往往具有總結的作用,所以看到段尾句出現指代詞,我們要有敏感性,確認該句子是總結句,便可以依照它快速鎖定答案。所以主旨觀點題中其用法一般是用來指代總結前面所講過的內容,從而來得出文段的重點內容。所以,以后我們看到段尾中出現指代詞,我們就要適當保持敏感性,知道其后面的內容為重點內容,從而快速去鎖定正確答案。我們可以通過幾道例題來感受一下。
早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一些實踐部門就逐步發現,在供給低保等復雜的社區保障服務時,僅憑單個部門的力量已經越來越不足以獲得充分的信息了。進入21世紀以來,更多立足于民生的社區服務(如廉租房等)被推出,這些服務的實現日益依賴多個“條線”政府部門之間的協同。從這個意義上說,追求部門間的協同性是未來社區服務發展的重要趨勢。
最能體現文段主旨的一項是:
A.政府部門之間的協同性
B.未來的社區服務需要部門之間的協調與配合
C.社區服務的發展趨勢
D.社區服務的實現依賴多個政府部門
【核心分析】通讀全文,文段開始指出僅憑單個部門無法獲得充分信息,接著指出21世紀社區服務依賴于部門之間的協同,最后用這個意義上說對文段前面的內容起到了指代總結的作用,表達出了最終的結論:追求部門間的協同性是未來社區服務發展的重要趨勢。故文段的重點內容應該是未來社區的發展需要追求部門之間的協同性。A項,文段的重點是未來社區服務的發展應該追求部門之間的協同性,而不是講述政府部門的協同性,排除。B項,是文段重點內容的同義轉述,其中部門之間的協調與配合就是部門之間的協同性,當選。C項,社區服務的發展趨勢,文段中有明確表達,就是追求部門之間的協同性,而C項未明確表達出來,排除。D項,文段強調的是未來社區服務的發展趨勢是要多個部門之間的協同,故D項沒有表明多個部門之間的協同性,排除。本題答案為B選項。
汪曾祺曾說語言不是外部的東西,它是和內在的思想同時存在、不可剝離的。在他看來寫小說就是寫語言,語文課學的是語言,但語言不是空殼,而是要承載各種各樣的思想、哲學、倫理、道德的。怎么做人,如何對待父母兄弟姐妹,如何對待朋友,如何對待民族、國家和自己的勞動等,這些在語文課里是與語言并存的。從這個意義來講,語文教育必須吸收和繼承傳統文化,而詩歌無疑是傳統文化的集大成者。
這段文字意在說明:
A.詩歌中包含豐富的思想、倫理和道德元素
B.脫離內在思想的語文教育是空洞無物的
C.必須重視詩歌在語文教育中的作用
D.語文教育需要和思想品德教育同步進行
【核心解析】答案選C。通讀全文,文段開始引用汪曾祺的觀點語言跟其內在思想是同時存在、不可剝離的。然后具體分析其觀點:在語文課上要學習的是言語承載的思想等內容。然后進一步說明生活中的一些行為都與語文課中的語言并存。最后用“從這個意義來講”對前面的論述進行總結提出具體建議,語文教育必須吸收跟繼承傳統文化,后又說明詩歌是其集大成者。故文段的重點內容應該是強調在語文教育中要注重詩歌。A項,詩歌中包含豐富的思想、倫理和道德元素,在文段中并沒有直接表達,而是根據最后一句進行的推斷。但是文段并不是想要說明詩歌中包含的內容,而是想強調正是因為詩歌包含這些內容,所以我們應該在語文教育中要去重視它。故A為非重點內容,排除。B項,在文中并未找到對應內容,屬于無中生有,排除。C項,是文段重點內容的同義轉述,表明我們在語文教育中應該重視詩歌,當選。D項,該項表明語文教育應該如何進行,但是所表達的內容與文段的重點有偏差,文段強調的是重視詩歌,而該項中并未談到詩歌,排除。本題答案為C選項。
通過上面的例題,我們可以知道文段會用指代詞將前面的論述內容進行指代總結得出結論或者提出具體的建議,我們去匹配答案的時候只要對其進行同義轉述即可。大家平時可以多去練習類似的題型去把握好正確的做題思維,以便在考試中能夠更加得心應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