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行測判斷推理中的可能性推理題,相信備考的小伙伴都不陌生,尤其是其中的削弱和加強兩種題型,但是熟悉歸熟悉,疑惑還是少不了的。今天MVP學習網就來說說很多小伙伴糾結的一個點:當多個選項同時起到削弱/加強作用,到底該選哪個?
>直播: 18H常識巧記 | 69.9元180個核心考點
多個選項可以削弱和加強是很常見的情況,誰才是最能削弱或者加強的最優選項?這種時候我們就要知道如何去比較選項之間的力度了,下面給大家介紹一個力度比較的角度:直接優于間接。
我們來看下例題:
【例題】自從前年甲航運公司實行了經理任期目標責任制之后,公司的經濟效益也隨之逐年上升。可見,只有實行經理任期目標責任制,才能使甲公司經濟效益穩步增長。
以下哪項如果為真,最能削弱上述論證?
(A)近兩年國家經濟發展速度較快,航運行業的整體形勢大好
(B)沒實行任期目標責任制的乙航運公司,近兩年的經濟效益也穩步增長
(C)前年甲公司開始實行職工薪酬管理制度改革,極大地調動了公司員工的積極性
(D)如果甲航運公司沒有實行任期目標責任制,近兩年的經濟效益會增長得更快
【核心解析】:D。通過這個題目我們會發現,題干認為,只有實行經理任期目標責任制,才能使甲公司的經濟效益穩步增長。而A和C答案似乎都有削弱的傾向。A是在說近兩年航運行業的整體形勢好。那就意味著的確有可能是整體行業帶動了甲公司的經濟效益,而未必是經理任期目標責任制。同理,C選項告訴我們有可能是因為薪酬制度改革,帶動了員工積極性從而提高了經濟效益。于是很多同學就會認為這兩個選項就是“另有他因”。但其實這兩個選項都有一個核心問題,就是沒能真正建立和“經濟效益增長”之間的關系。到底整體行業形勢好,包括員工積極性,有沒有帶來甲公司的經濟效益呢?其實這兩個選項并沒有說。這種選項充其量只能叫做“可能另有他因”的選項,并不能起到很好的削弱效果。而D選項就通過“如果”說明了并不是必須建立任期目標責任制才能提高經濟效益,直接從聯系上削弱了題干結論。當然就能有更好的削弱效果,所以本道題選擇D選項。
相信通過這道例題,小伙伴們對于如何比較糾結選項也有了一定了解,除了這節課所說到的“直接優于間接”之外,還有三方面可以比較,我們下次再見。日日行不怕千萬里,常常做不怕千萬事。MVP學習網祝小伙伴們心想事成!
>熱推課程:國面形式大揭秘 | 專業專項考情 | 專項重點精學 | 慧答面試 | 面試先導學
>研學:申論80分示范答題 | 考點梳理 | 69.9元180個考點 | 12元時政月末盤點
>專項:行測資料 | 行測易錯600題 | 申論“”題卷 | 試題領取 | 1元金題卷
>圖書:2024國考圖書套裝(含2023國考試題+100H輔導+60天會員+每周模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