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測常識判斷考查范圍比較廣泛,時常出現法律類題目。尤其是民法典相關知識點。說起繼承,想必大家都有或多或少的了解,畢竟此項制度古已有之。但是在現代的民主法治社會,繼承則屬于《民法典》規定的內容,具有法定效力和相應的法律規定。
>直播: 18H常識巧記 | 69.9元180個核心考點
首先我們要明白繼承對象的是遺產,即自然人死亡時所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而繼承的時間則是從被繼承人死亡時開始。
其次我們需要考慮都有誰有資格繼承該遺產?據《民法典》規定,繼承開始后,按照法定繼承辦理;有遺囑的,按照遺囑繼承或者遺贈辦理;有遺贈扶養協議的,按照協議辦理。
因此,我們可以將有資格繼承遺產的人分為兩類,一類為繼承人(法定或遺囑);另一類為受遺贈人。受遺贈人,顧名思義指的是在繼承之外的且被繼承人死亡前協議指定贈與的人。需要注意的是,受遺贈人應當在知道受遺贈后六十日內,作出接受或者放棄受遺贈的表示;到期沒有表示的,視為放棄受遺贈。
接下來我們來重點討論繼承人,根據繼承方式的不同又可細分為兩類,遺囑繼承的與法定繼承的情況。因為強調民事自愿的原則,遺囑繼承效力會優先于法定繼承。
遺囑繼承,主要需要了解遺囑的幾種合法形式即可,可具體分為幾下幾種形式。公證遺囑:經過公證機構認可;自書遺囑:被繼承人親筆書寫;代書遺囑:被繼承人口述,他人代筆;打印遺囑:通過打印方式形成;錄音錄像遺囑;口頭遺囑。其中除公證遺囑與自書遺囑外,均需兩個以上見證人在場見證。
而對于法定繼承,需要牢記繼承順序。其中第一順序包括:配偶、父母、子女。第二順序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此處有一個細節需要注意,“子女”和“父母”都是擴大解釋的,其中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養子女和有扶養關系的繼子女;相對應的,父母包括生父母、養父母和有扶養關系的繼父母。
從法律效力先后而言,第一順序會優先于第二順序繼承遺產,沒有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的,才由第二順序繼承人繼承,可簡單記為:“有一無二”。同一個順序繼承人繼承的份額,一般是均等,注意不是絕對,可簡單記為:“同序均分”。
關于繼承的考查方式多為原文再現,即使結合案例,也需要對內容有足夠的熟悉和認知才可以做對題目,希望對小伙伴們有所幫助。
>熱推課程:國面形式大揭秘 | 專業專項考情 | 專項重點精學 | 慧答面試 | 面試先導學
>研學:申論80分示范答題 | 考點梳理 | 69.9元180個考點 | 12元時政月末盤點
>專項:行測資料 | 行測易錯600題 | 申論“”題卷 | 試題領取 | 1元金題卷
>圖書:2024國考圖書套裝(含2023國考試題+100H輔導+60天會員+每周模考)
>會員:MVP學習網專屬尊享會員 加入會員專項多重權益 只為考公的你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