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領導小組討論面試、結構化面試、半結構化面試,往往是我們在求職面試環節中的常見形式,如果說結構化面試側重知識結構與思維力的考核,那半結構化面試就是側重過往經歷與能力的考核,而無領導面試是應變能力,思維力,知識維度、表達能力、團隊意識等的綜合能力考核。無領導小組討論這種面試形式無疑對考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無領導面試的基本形式為:群面,也就是會將考生10—14人分為一組共同面試,其基本流程為:提綱準備階段、個人陳述階段、自由討論階段、總結陳詞階段。其中,最難以掌控的是自由討論階段,在規定時間內,十幾個人同時發言,對于考生的控場能力,應變能力,語言能力、判斷能力等都是相當大的考驗。甚至有些考生沒有做好充分準備,連說話的機會都沒有,考試就已經結束。對于考生而言,如何在激烈的競爭中盡可能的爭取說話的機會,對于考生的脫穎而出非常重要。
機會一:成為破冰人。
在自由討論階段如果想要爭取發言機會,建議考生第一個亮出自己的觀點,積極主動發言。這樣可以在考官頭腦中樹立良好的第一印象。在思路還沒有成熟的情況下,我們可以這樣說:
(1)將自己在獨立發言階段的觀點做適當補充。比如,“各位組員,剛才我已簡要說明過自己的觀點,在聽取了其他組員觀點的基礎上,我對這個問題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下面我進一步闡述一下。”
(2)在獨立發言階段要認真注意傾聽其他小組成員的觀點,可以將小組成員的觀點做一下總結分類。比如:“各位組員,大家講的都很有道理。我認真傾聽了大家的意見,注意到我們組成員的觀點可分為以下幾種:一種是……一種是……大家看看我們討論的方向是不是可以從……開始”
機會二:階段性的總結者。
在其他組員發言時,簡要記錄,尤其有爭執點的時候,總結爭執分歧,表明自身觀點。比如:“各位組員,很感謝大家各抒己見為我們共同的目標,貢獻力量,在剛才的發言中,我認為我們的分歧點為……,我建議可以從……思考,大家認為怎么樣?”
機會三:善于發現盟友。
當遇到組員與我們的發言觀點一致時,需要認真傾聽,并且適當補充。(往往當大家觀點與他人一致時都會選擇不發言,為了讓自己增加發言機會,即使觀點相同也要尋找發言機會)比如:“剛才5號組員的觀點我很認同,但是我想再補充一點(論據)……”,通過這樣的方式來展示自己的能力。
機會四:整體討論進程的促進者。
雖然說這一階段被稱為“自由討論”,但是我們必須在規定時間內形成一致意見,這就需要我們及時把控討論進程,階段性的提醒大家討論的時間。
(1)提醒討論時間,說明自身觀點,推進討論進程。比如:“討論時間已經過去三分之一,我們還沒有形成統一的討論方向,我建議我們可以從……方面展開討論,比較利于我們往下推進我們的討論”。
(2)如果遇到有組員偏題時,我們可以建議大家回歸議題。比如:“各位組員,我們在討論的過程中,偏離了主題,我想我們應該把有限的時間用在有用的問題的討論上,所以對于這個題目我認為有如下……”
機會五:面對觀點不一致,積極討論。
當討論時,面對不同的觀點,我們應該高效傾聽并記錄,發現漏洞,通過自己的論據有效反駁,積極參與討論。比如:“這位組員的觀點,我認真傾聽了,我覺得有一定道理,但我又不能完全同意,因為……”。
機會六:及時發現組員發言的情況。
當幾乎所有組員都已經發言,還有個別組員尚未發言,我們可以提議讓這位未發言的組員來表達觀點,展現我們能夠注重團隊的能力。比如:“各位組員,我注意到在我們小組成員中,還有一位組員全程沒有表達自己的觀點(沒有充分表達過自己的觀點),我想我們是否可以給他/她一次機會,聽取一下他/她的想法。”
其實,無領導考場上的情況還需要各位考生隨機應變,積極參與,有意識的把握說話機會,同時,積累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各個方面的素材,才能實現高質量發言,在面試中脫穎而出。
2024國考推薦》》1元國考歷年試題領取
申論素材積累|申論考點爆破營|申論專項補弱|重要會議專項寫作素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