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寫作一直以來都被考生視為申論備考路上的“攔路虎”,一方面難以從大量材料中尋找到“最佳”立意,另一方面文章思路混亂,寫作沒有章法。基于此,MVP學習網就來跟大家聊一聊申論寫作的那些事兒。
如果將一篇文章比喻成一個人,那么立意(中心思想)則是人的“靈魂”,分論點就是人的“骨架”,論證就是人的“血肉”,只有具備這三點,才算是一篇完整的文章。
一、立意——“靈魂”
俗話說“千古文章意為高”,如《離騷》表現了屈原與祖國同休戚、共存亡的深摯的愛國主義情感;《陋室銘》表達了劉禹錫不與世俗同流合污,安貧樂道潔身自好的高尚情操,正是有了如此深遠的思想境界,他們的文章才被后人所吟誦,并用來育人。所以,準確定位立意,是寫好文章的關鍵。下面來學習方法吧!
1. 文章的呈現:總分論點=主題+角度(對策、意義、含義)
學習方法前先了解文章是如何呈現出來的。
2. 題干點睛
拆分關鍵詞,得到主題詞;
確定關鍵詞之間的邏輯關系;
主題+角度=總論點/分論點
3. 材料制勝
(1)厘清順序是首要:出處段材料--》出處則材料(詳讀)--》未使用材料(詳讀)--》小題材料(略讀);
(2)抓住重點是關鍵:圍繞題干主題詞回到材料找角度,確定文章總分論點;
(3)掌握方法是核心:
【詞】權威人士講話、政策文件內容、對策詞(要、應)、影響詞(有利于、重要意義)
【句】首句(總領全文)、尾句(總結全文)、中心句(承上啟下)
【段】總分、分總、轉折、遞進、因果
二、結構——“骨架”題
在這一部分,考生的思維大多還停留在高考階段,寫三段式的文章,要么頭重腳輕,要么以“大肚婆”的形式呈現;更有甚者隨意分段,毫無章法,導致結構混亂,不能清晰表明觀點。這些都不是一篇文章應有的結構,一篇好的文章,應該滿足兩點,一是“完整”,做到有頭有尾,這也是閱卷者第一眼要看的;二是“勻稱”,以“橄欖球”的形狀呈現,兩頭尖,中間圓。如:五段三分/五段兩分/六段三分。
三、具體寫作——“血肉”
做到前面兩步基本上已經完成一半了,接下來就是往骨架里填充血肉,讓其能夠自由行走。
1. 開頭:開頭的目的是為了引出話題,所以可以采用“背景、問題、案例、現狀”等方式來引出,如:引出話題(背景、問題、案例、現狀……)+分析+亮明觀點。
2. 論證:論證是為了讓觀點更有說服性,所以可以采用“例證+理證”的方式,如:分論點+(過渡)+例證&理證+分析+總結觀點。
3. 結尾:結尾是為了總結全文,升華主題,可以“重申分論點”來回扣觀點,如:闡述背景+重申分論點+升華。
小編推薦》》》
熱門推薦》》》【政綜研學課】【報告研學5件套】【1元高效搶學計劃】【行測速解36計】【黃金考點】【易錯題盤點】【申論考點突破】【會員權益】
行測推薦》》》【時政學習積累】【常識理論學習】【69.9元180個核心考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