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新辦圍繞《新時代的中國綠色發展》白皮書有關情況舉行發布會,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趙英民在會上介紹,我國實施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系列舉措,落實京津冀、長江經濟帶、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地區以及長江、黃河流域等國家區域重大戰略,加強區域生態環境聯建聯防聯治,打造綠色發展高地和美麗中國先行區;協同推進重點領域創新示范,建設首批18個美麗河湖、8個美麗海灣,在113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和8個特殊地區開展“無廢城市”建設;開展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創建,目前全國已經建設468個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187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美麗中國的多彩畫卷生動展現。
國新辦圍繞《新時代的中國綠色發展》白皮書相關情況舉行發布會,介紹了我國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的系列舉措。其中著重提到,我國目前已經建設468個國家生態文明建設區,成績斐然。對此,談談你的看法。
1.解釋含義,揭示道理。
習近平總書記曾經說過:“自然是生命之母,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人類必須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保護自然就是保護人類,建設生態文明就是造福人類。建設468個國際生態建設示范區,既體現了我國堅持生態文明建設的決心,也給全國各地做出榜樣,共同為建設美麗中國貢獻力量。
2.分析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性。
(1)生態文明建設是民生之需。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不僅僅是物質的需要的,更是精神層面的愉悅,而優美的生態環境就是重要影響因素,清新空氣、清潔飲水、安全食品,這些都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2)生態文明建設是發展之要。保護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綠水青山既是自然財富,又是經濟財富。同時還能創造綜合效益,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五位一體總體布局之所以將生態文明建設納入其中,也是因為生態文明關系大國形象。
(3)生態文明建設取決于現實問題。曾經我國經濟發展模式是建立在犧牲環境和過度消耗資源之上的,森林面積的減少、沙漠化、水土流失、空氣污染嚴重等等問題都曾成為制約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經歷這一發展階段,我們全社會都已形成共識,要將生態保護置于經濟發展之上。
3.如何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1)讓綠色發展理念深入人心。將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堅定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這一理念,貫徹到全黨的工作之中。
(2)多措并舉踐行綠色發展模式。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調整經濟結構和能源結構、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培育新興戰略性產業推進能源革命、建立綠色可持續的現代能源體系缺一不可。
(3)推動全民形成綠色生活方式。增強全民節約意識、環保意識、生態意識,倡導全民開展綠色行動,培養綠色低碳生活方式,反對奢侈浪費,形成文明健康生活新風尚。
小編推薦》》》
熱門推薦》》》【政綜研學課】【報告研學5件套】【1元高效搶學計劃】【行測速解36計】【黃金考點】【易錯題盤點】【申論考點突破】【會員權益】
行測推薦》》》【時政學習積累】【常識理論學習】【69.9元180個核心考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