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課程>>>行測速解36計 | 黃金考點 | 易錯題盤點 | 申論考點突破 | 會員權益
政綜研學課 | 報告研學5件套 | 1元高效搶學計劃 | 69.9元180+核心考點
在浙江省“東海明珠”大陳島,位于臺州市母親河椒江的入海口。近年來,發展海島旅游和近海水產養殖成為沿海百姓的重要收入來源,但是近海面源垃圾也隨之增加。今年建設的海洋垃圾末端治理站點的“小藍之家”,依托當地發達的塑料產業,走出了一條治理海洋垃圾的新路子。那就是為低保戶們提供了一項新收入,讓他們每天在海岸線上撿拾塑料垃圾,把一大袋塑料垃圾送到了“小藍之家”,如:廢棄漁網、泡沫塑料、塑料瓶、塑料袋……既有船上的生產生活垃圾,也有作業時撈起的海洋垃圾。關鍵是“小藍之家”的收購價遠高于市場價,對于百姓來說,這樣既保護了環境,又增加了收入。
椒江區委改革辦相關負責人說,今年以來,當地運用數字化手段,在省市有關部門指導下,構建了“政府主導、陸海統籌、多元參與、社會協同”的“藍色循環”海洋生態治理新模式。“我們把海洋生態治理的困境變成群眾、企業共富的紅利,走出了一條海洋生態治理助力共同富裕建設的新路子,為海洋生態保護提供了可持續、可復制的方案。”
在“東海明珠”大陳島,發展海島旅游和近海水產養殖成為沿海百姓的重要收入來源,但是近海面源垃圾也隨之增加。因此,當地推出海洋“減塑”,走出了一條海洋生態治理助力共同富裕建設的新路子。對此請談談你的看法。
1.總體評價。
塑料這種新型“入侵物種”正在吞噬著我們賴以生存的海洋,不采取任何行動,人類的生命健康也會受到威脅。因此,堅持海洋生態治理,做好海洋減塑,讓環境好起來,也讓百姓的錢袋子鼓起來,這樣的做法值得點贊。
2.分析海洋減塑的意義。
(1)增加群眾收入。當地低收入群體靠撿拾廢棄漁網、泡沫塑料、塑料瓶、塑料袋等海洋垃圾,販賣給當地的海洋垃圾末端治理站點,其站點收購價遠高于市場價,普通塑料瓶的市場回收價是3分錢一個,給當地百姓回收價是2毛錢一個,以此增加他們的收入。這才是把海洋生態治理的困境變成群眾共富的紅利,走出了一條海洋生態治理助力共同富裕建設的新路子,為海洋生態保護提供了可持續、可復制的方案。
(2)推動產業發展。面對資源約束趨緊、海洋垃圾污染、生態系統退化的嚴峻形勢,必須樹立尊重海洋和保護海洋的生態文明理念,并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堅持“一島一特色、一島一主題”,以全域旅游為載體,做足“島”的體驗,將曾經的一個個小島變成海洋文化創意園區、一個個陽春白雪的“文化地標”,逐步鐫寫一個個“點石成金”的故事。
(3)保護生態環境。堅持“生態+”,厚植“共同富裕”環境基礎,生態整治修復并舉。目前“減塑”活動,吸納3400多艘漁船、5300多名漁民、沿海鎮村500多名群眾加入,形成了較為完善的海洋垃圾立體收集網絡。2022年全市累計收集處理海洋污染物4726噸,減少碳排放約2496噸。切實加強入海污染物控制、突出藍色海灣整治行動和美麗海灣建設、強化岸線和海洋生態保護修復。
3.優化建議。
(1)提高全民禁塑意識。通過三微一端宣傳和樹立環保全新理念,如:使用環保袋選擇環保布袋、可降解環保袋和紙質購物袋,拒絕使用一次性塑料袋。在消費端減少塑料污染的產生。
(2)建立海上環衛機制。運用數字化手段.在省市有關部門指導下,構建了“政府主導、陸海統籌、多元參與、社會協同”的“藍色循環”海洋生態治理新模式。 創建文明示范灣灘,建立海域海岸線保潔隊伍,保持岸灘潔凈。形成源頭減量、治污保潔、清理轉運全鏈條的岸灘垃圾治理格局。
(3)加強基礎設施保障。政府深入推進環境綜合整治和海島公園、藍色海灣、污水零直排區、智慧村社建設等,構建暢捷交通體系,加快市政設施提檔升級,積極推廣數字化技術在民生服務領域應用。因地制宜開展建設,充分挖掘海島自然人文資源和文化亮點,打造當地首家零碳生態公園,帶動當地旅游業發展。
小編推薦》》》
熱門推薦》》》【政綜研學課】【報告研學5件套】【1元高效搶學計劃】【行測速解36計】【黃金考點】【易錯題盤點】【申論考點突破】【會員權益】
行測推薦》》》【時政學習積累】【常識理論學習】【69.9元180個核心考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