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國考外交部面試寶典 | 面試素材升級包 | 面試熱點積累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上,要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讓綠水青山底色更亮、金山銀山成色更足,推動美麗中國建設。
強化工作作風建設,讓生態政策落地生根。完善的政策體系是生態文明建設的支撐。從《“十四五”生態保護監管規劃》到《關于推動職能部門做好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意見》;從《黃河生態保護治理攻堅戰行動方案》到《深入打好長江保護修復攻堅戰行動方案》……各項生態好政策構成了生態文明建設的“四梁八柱”。然而,部門地方在政策執行落實中還存在不足,如有的地方不切實際,存有僥幸心理,片面追求指標,落入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窠臼……凡此種種背后是政績觀錯位、責任心缺失等。這與保護生態的初衷背道而馳,更阻礙了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的貫徹落實。因此,要加強作風建設,轉變價值觀,制定責任清單,真正推動好政策扎實落地。
多主體參與形成合力,推動生態文明建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在生態環境保護上一定要算大賬、算長遠賬、算整體賬、算綜合賬”生態文明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綜合運用多種手段,全社會關心支持共同推進。近年來,我國生態保護修復工作取得明顯成效。但也要看到,受長期以來各種開發活動影響,一些地區生態系統受損問題突出,生態建設壓力大。與此同時,生態保護修復項目長期依靠政府主導,社會資本參與不足也制約著生態文明建設。打破困境,僅靠政府努力,財政投入顯然不夠。要鼓勵和支持社會資本參與,引導企業發揮主體責任意識,強化生態保護修復的責任感,多措并舉、強化落實,真正推動相關工作落實。
加強生態文明教育,助力美麗中國實現。目前我們的生態文明意識已經有較大提升,公眾在低碳生活等方面意識有了很大提高。但相對于生態文明建設的緊迫性來說,生態文明意識還有一定差距,成為制約建設的短板。其原因主要之一是缺乏系統規范的生態文明教育,社會輿論的宣傳也尚有欠缺。加強生態文明教育,關鍵是要充分發揮學校教育的作用。各教學階段,要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意識的教育;適當將加強生態文明意識教育納入必修課程之中等。同時還需要通過宣傳教育,在全社會提升生態意識、普及生態知識、倡導生態行為,讓生態意識真正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建設美麗中國,讓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是全社會的共同追求,共同期盼。為此要強化作風建設,推動多主體參與,加強生態教育,多措并舉,多維探索,邁向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
小編推薦>>>
>>>MVP學習網會員尊享 屬于你的備考指導 | 天琦老師帶你學面試
>>>2023國考外交部面試寶典 | 面試素材升級包 | 面試熱點積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