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考行測中,倍數是資料分析常考題型,此類題目難度相對不高,但是容易失分,因為命題人在對倍數這個知識點考查時,更多測查的是應試者的細心程度,應試者一旦出現粗心或者輕視此類題目就會容易出現失誤。那么,如何在考試中,推斷命題人意圖,把握倍數的命題規律,實現做題速度和準確率的提升呢,MVP學習網建議大家要做到“穩”、“準”、“狠”。
第一、倍數基礎知識點的掌握要“穩”
今年高考作文題有一段對“本手”、“妙手”、“俗手”的描寫:在圍棋場上,很多學者過分追求“妙手”,而經常陷入“俗手”的尷尬境地。要想下出“妙手”,一定是基于對“本手”的熟練掌握。而倍數的基礎知識,就是圍棋中的“本手”。命題人無論對題目如何變化,我們都要把倍數的知識點掌握牢固,才能“穩操勝券”。
易混知識:多幾倍=是幾倍-1
第二、遇到題目時,結合命題規律,判斷要“準”
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研究兩道題目,具體感受命題人的命題意圖:
2019年1-8月份,東部地區商品房銷售額50739億元,中部地區商品房銷售額20682億元,西部地區商品房銷售額20363億元;東北地區商品房銷售額3589億元。
問題:2019年1-8月份東部地區商品房銷售額比東北地區商品房銷售額多幾倍?
A.14.1 B.13.1 C.26.5 D.25.5
分析:此題目我們可預判為命題人根據“是幾倍”與“多幾倍”之間相差1,從而考察應試者的細心程度。
2019年1-8月份,東部地區商品房銷售額50739億元,是西部地區的11.2倍,銷售額比上年增長15.6%,西部地區商品房銷售額比上年增長27.5%。
問題:2018年1-8月份東部地區商品房銷售額是西部地區商品房銷售額的多少倍?
A.12.4 B.11.2 C.10.6 D.9.4
分析:這道題通過問法判斷,問題所問時間與材料所給時間不一致,結合材料考察的是基期,再通過后面描述判斷為基期倍數,此題考察的是應試者對基期倍數的靈活應用。
第三、出手果斷,鎖定選項要“狠”
常規解題思路:
例1:核心解析:B。題目考查知識點為“多幾倍=是幾倍-1”,根據材料定位數據,“東部地區商品房銷售額50739億元”,“東北地區商品房銷售額3589億元”,按分子不變,答案選擇B。
例2:核心解析:A。題目考查知識點為“基期倍數”,由基期倍數公式可知,需找出東部地區和西部地區現期值數據,材料雖未給出西部地區現期值數據,但“東部地區商品房銷售額50739億元,是西部地區的11.2倍”11.2即為東部地區和西部地區的現期倍數,再根據材料“東部地區……銷售額比上年增長15.6%,西部地區商品房銷售額比上年增長27.5%”,所求為:混合運算中先加減再乘,最后做除。去掉小數點百分號,先計算分子,看三位取兩位整理為11×13=143,然后分子不變分母四舍五入取前三位對比選項A有效數字最接近為12.4,答案選A。
把握命題規律,總結猜題技巧:
例1:結合第二步的預判,題目問“多幾倍”,而選項設置會同時將“是幾倍”設置進去,如果我們掌握了此命題規律,可以觀察四個選項A、C選項與B、D選項差距為一倍關系,若時間緊迫,可大膽排除A、C選項,在B、D選項進行猜題。此題即使在B、D選項進行鎖定時,也不需要太高精確度,通過首尾即可大致估算50739和3589為不到20倍關系,鎖定選項B。
例2:此題考查基期倍數,所求為:根據列式形式判斷分式中分子為1+27.5%,分母為1+15.6%,分子大于分母,因此分式結果大于1,再乘以11.2,結果必定大于11.2,選項中大于11.2的選項只有A選項,因此可快速鎖定A選項。
在行測考試中,因為題量大和時間的限制,很多時候需要在精確程度和做題時間上找到均衡。建議在考試中給予倍數題目充足的時間分配,在掌握倍數的基礎知識的前提下,合理使用猜題技巧和估算方法,從而提高做題速度和正確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