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傳與倡議均是訊息表現手法。宣傳的功能是向人解釋說明、教育傳播。倡議一般指首先提出建議或發起做某事。宣傳倡議類事務公文的常見文種有:宣傳稿、倡議書、宣傳材料等。
宣傳稿是指按照國家有關政策文件或相關精神,以宣傳某種主張、某項工作、某件事情等為目的,為獲得理解、支持而撰寫的應用文。宣傳的常見內容有思想主張、政策方針、成功經驗、精神品質等。
倡議書是指由某一組織或社團擬定、就某事向社會提出建議或提議社會成員共同去做某事的書面文章。倡議的內容多以做法為主。
一、格式與邏輯
1.格式
公文格式是指所寫公文的基本框架、構成要素。
最完整的公告格式的構成要素包括:份號、密級和保密期限、緊急程度、發文機關標志、發文字號、簽發人、標題、主送機關、正文、附件說明、發文機關署名、成文日期、印章、附注、附件、抄送機關、印發機關和印發日期、頁碼等。
從公考的角度來看,宣傳倡議類事務性公文常見的基本格式包含五個要素:標題、稱謂、正文、發文單位、發文日期。
(1)標題:居中書寫;
(2)稱謂:頂格書寫;
(3)正文:分段+空2格書寫;
(4)發文單位:正文右下方,距右邊框2-3格;
(5)發文日期:發文單位正下方,距右邊框2-3格。
2.邏輯
宣傳倡議類事務性公文正文部分的基本邏輯為:為什么要宣傳/倡議——宣傳/倡議什么——呼吁號召或提出期望。
二、內容與語言
1.內容
(1)標題
A-文種即標題。如宣傳稿/倡議書。
B-關于+宣傳內容+文種名。如關于敬老愛老的宣傳稿。
C-作文式標題。如保護環境 人人有責。
(2)稱謂
依據題干或材料,一般為某一類類群,比如市民朋友們、朋友們、同志們等。
(3)正文
A-開頭,一般說明宣傳倡議的背景、事由(重要性、必要性)等。
B-主體,一般陳述宣傳、倡議的主要內容,比如思想主張、政策方針、成功經驗、
精神品質、建議做法等。
C-結語,發出呼吁號召或提出期望。
(4)發文單位
依據題干或材料,一般為機關或部門名稱。
(5)發文日期
依據題干或材料。日期一般存在三種可能,指定日期、考試當天日期、XX年X月X日。
2.語言
(1)接地氣
倡議/宣傳的對象一般多為社會大眾,而且是倡議去其“去做”某些事情,因此用詞用語不可晦澀難懂,而是讓群眾一聽即知道想要表達的思想觀點或應該如何去做。比如:自覺地節約每一度電、每一滴水、每一張紙、每一粒米,養成隨手關燈,關緊水龍頭,關閉電腦和電器,紙張雙面打印,抵制商品過度包裝的習慣。
(2)號召力
語言表達是否具有號召力是倡議/宣傳能否起到作用的關鍵,因此,倡議書/宣傳稿一般在結尾部分要旗幟鮮明地發出呼吁號召。如:善用俗語名言、善用排比詞語/短句、善用“讓”字句等。比如:功在當代,利在千秋。讓我們萬眾一心,做節能減排的實踐者、示范者、傳播者!以實際行動為“美麗 N 市”建設做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