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世界,危與機并存,而破局的先導性要素便是戰略性思維。戰略思維能力是指,從全局著手,準確把握發展大勢,能夠站在時代前沿去審慎思考問題,把握事物的本質和發展規律,這是治國理政必不可少的一環。正所謂“不審天下之勢,難應天下之務”,故此,要做好戰略性布局,用全局性、前瞻性、長遠性的眼光去服務人民。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是一個大黨,領導的是一個大國,進行的是偉大的事業,要善于進行戰略思維,善于從戰略上看問題、想問題。”黨的百年征程,用事實詮釋了戰略思維對于國家發展的重要性。踏上新征程,中國用無數偉大的事業、偉大的成就,表明戰略上要科學謀劃、準確判斷,方能指明前行方向,把握戰略主動,從而戰勝無數風險和挑戰,書寫繁榮復興的偉大“中國夢”。
提升戰略能力需要在“戰略價值觀”上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戰略問題是一個政黨和國家的根本性問題,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便是“為中華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這是共產黨人戰略思維的根本價值導向,也是堅定戰略定力的堅定基礎。黨的十八大以來,“以人為本”的理念體現在各項決策部署中,無論是“小廁所大革命”的開展,還是老舊小區安裝樓外電梯的推進,抑或是常見病入醫保的普及……無數的政策紅包涵蓋方方面面。群眾的“滿意度”是衡量一個政黨是否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風向標”,而始終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明確為共產黨人的奮斗目標,是提升戰略能力的核心。
提升戰略能力需要在“戰略方法論”上不斷“練就過硬本領”。戰略思維能力并不是與生俱來的,這需要科學的方法做指引,正所謂“察勢者智,馭勢者贏”,在理論學習、實踐探索中總結經驗,做到知行合一,方能不斷提高戰略思維能力、綜合決策能力和駕馭全局能力。當今時代風云變幻,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正處于爬坡過坎期,面對新問題、新挑戰,不僅需要正確的價值導向做指引,更需要錘煉過硬的本領做支撐。中國的高質量發展并沒有前人的經驗可以遵循,而戰略能力是鑄造非凡成就的“秘鑰”。認識是實踐的指導,而實踐是認識的源泉和動力,這就需要把馬克思主義哲學作為看家本領,堅持實事求是原則,不斷提高科學思維能力,保持強大的戰略定力,堅持問題導向,并不斷重視調查研究能力,發揚釘釘子的精神依靠不斷的學習走向未來。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戰略上判斷得準確,戰略上謀劃得科學,戰略上贏得主動,黨和人民事業就大有希望。”戰略思維能力不僅可以為未來道路指明方向,更能讓當下黨員干部不但提升本領,唯有如此,方能行穩致遠,砥礪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