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是不是已經盡到最大的努力了?”“你們確認盡最大努力了?”“希望你們再努力一下”……2021年年底,這段國家醫保目錄藥品談判的視頻在網上流傳,引發熱議,網民親切地稱其為“靈魂砍價”。短短幾分鐘視頻,談判雙方的“極限拉扯”體現的是政府砍價的艱難博弈,“錙銖必較”背后是政府為民著想的良苦用心。“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以醫保談判為切入點,我們讀懂了政府以人民為中心的社會治理理念。
醫保靈魂砍價體現政府為民的“決心”。2018年,一部《我不是藥神》將罕見病患者沉重的醫藥負擔搬上大屏幕,影片中一個個為抗癌藥物奔波的主人公告訴我們“因病致貧”并不是一個傳說,讓無數人揪心不已。而就在此次醫保談判中,經過張勁妮等醫藥代表的八輪艱難談判,治療罕見病脊髓性肌萎縮癥的藥物諾西那生鈉注射液從每瓶53680元的價格降至33000元,70萬一針天價罕見病藥今后每年只需10萬元左右,這給無數患兒家庭帶來了新生的希望。“每一個小群體都不應該被放棄……”這是談判中讓人共情的一句話,可以說,談判降低的每一分錢,都是為老百姓省下來的,“以百姓之心為己心”的初衷,讓人熱淚盈眶。
醫保靈魂砍價凸顯藥企發展的“慧心”。醫??硟r談判上每一次價格的下調,都讓觀眾看得激動又緊張,生怕一次叫停就讓前期談判付諸東流。其實談判雙方并非一方妥協,必定是互利共贏的關系。藥企適當降低藥品單價,讓更多老百姓吃得起藥品,在中國的巨大人口市場,這無疑是打開了更大的售賣渠道,企業也獲取了更為高質量的口碑。況且,談判代表在談判之前進行過充分的市場調研,在藥企“擠一擠”的情況下為人民爭取更多利益,卻并沒有觸及藥企利益底線,畢竟罕見病特效藥需要企業大量投入研發才有最后的成效。因此,這場雙贏的談判,也會給企業帶來更大的利潤空間。
醫保靈魂砍價劍指醫療改革的“靶心”。眾所周知,中國醫保基金近年來的情況并不樂觀,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下,醫保基金減征緩征,緩解人民壓力。因此在這樣的時期,國家醫保局仍然有勇氣開展價格不菲的藥品的醫保談判工作,不可謂不是對“人民健康至上”理念的深刻貫徹。國家近年來也在加大力度推動醫保改革,從治理醫藥亂象、杜絕層層加價到推進醫藥、醫療、醫保三醫聯動;從改革醫院收入分配機制,到落實分級診療制度,促進醫療資源下沉;從借力互聯網技術創辦網上醫院,到推動異地就醫順利實施……每一次改革,都是以人民健康為核心的踐行。醫療改革,體現政府為民之心。
自古以來,老百姓心之所向,不過就是食能飽,衣能穿暖,無病無災。最樸素的心愿隱藏在泱泱華夏的14億人口中,通過醫保談判,醫藥改革,再小的群體都不會被放棄?!靶拇婷恳晃幻癖姟贝蟾啪褪谴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