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寫作作為申論考試中非常常見的一類題型,題目難度不大,但是考察對象日趨靈活,不再局限于簡單考查考生書寫公開信等內容。今天MVP學習網給大家普及一下報道與短評的區別以及其寫作方式方法。
一、明確文種區別
報道是指通過報紙、雜志、廣播、電視或其他形式把新聞告訴群眾,或指用書面或廣播、電視形式發表的新聞稿。短評:指簡短的評論(如報刊上簡短的評論)也指文藝短評、對各種看法的簡短的評價。
根據報道寫短評,首先應先看一下該篇報道的主要內容是什么,并圍繞該報道做出簡短的評價(評價的維度比較多元,可以多角度進行評級,包括問題,原因,影響,對策等),具體內容題干未表明,具體寫什么需要結合材料。
二、試題感知
請你根據“給定資料4”,為《JC日報》即將發表的這篇報道寫一則短評。
要求:(1)觀點明確,簡明深刻;(2)緊扣資料,重點突出;(3)有邏輯性,語言流暢;(4)不超過500字。【2021國考副省級】
審題:作答范圍:資料4
作答對象:《JC日報》即將發表的這篇報道寫一則短評
要求:觀點明確【要點表達要有主旨,觀點要鮮明,間接提示要進行“蓋帽”】
簡明深刻【簡明扼要,同時要透過現象看本質】
重點突出【核心觀點盡量突出,適當前置,多寫關鍵詞】
格式:標題+正文
一、標題(短評或自擬標題或關于《JC晚報》報道的短評)
二、正文
(一)開頭(發文事由:JC晚報報道了什么內容,引發我們的評論,可以找:背景描述,問題詞,影響詞,宏觀對策類詞匯)
(二)主體(圍繞報道中作答對象多角度評論,可找影響詞,原因詞等)
(三)結尾(文中給直接抄,不給自然收束或者靈活結尾都可以)
【第一版】
關于《JC晚報》報道的短評
JC博物院專設博愛館,為殘障人士提供可聽、可摸、可操作的參觀體驗,讓他們有尊嚴、自主地參觀展覽,將文化為民理念輻射到不同群體,發揮了良好示范作用。
一、體驗立體化。桌子、扶手有盲文、博物館的展品可以動手觸摸,還可以拆卸旋轉。觸摸的同時語音播報觸發,文點顯示器可介紹文物的歷史背景和構造信息。二、區域設置人性化。在展廳的不同區域,展品類型、現場布置、光線明暗等均不同,方便不同人群參觀。三、展品選制貼心化。結合不同觀眾需求,反復比較、篩選測試,保留能代表文化底蘊,與現代生活有關聯、能想象、可互動的展品;采用與文物相同材質的復制品,保證獲得原材質的觸感。四、設計理念精細化。位置上避開人群,降低聲音干擾;采光使用透明玻璃,安裝射燈;館內盲道兼具介紹產品和引導功能,研制全自動導覽車。五、服務意識再深化。建立意見反饋機制,認真聽取觀眾意見并改善,不斷調整設計策劃,設二維碼、提示可觸摸,讓參觀更立體。
博愛館充分做到換位思考,以高標準帶給觀眾更豐富的感官體驗,同時收獲了溫馨與快樂。從這個意義上說,博愛館是一個起點,南博是一個縮影。期待這份關注與關懷,輻射到更多地方。
【第二版】
關于《JC晚報》報道的短評
博愛館關愛特殊人群在JC博物館,有一個博愛館,專為視障人士等特殊群體設計。該場館提升了觀眾的興趣,讓特殊群體有尊嚴、自主地參觀,體現了文化為民,發揮了示范作用。
一、豐富趣味性。桌子、扶手有盲文、博物館的展品可以動手觸摸,還可以拆卸、旋轉。觸摸的同時語音播報觸發,旁邊文點顯示器可介紹文物的歷史背景和構造信息。二、增加科學性。不同區域展品類型、現場布置、光線明暗不同。弱視區與怕光區,以書畫展為主;全盲區,以造型類仿制文物為主。三、提升便捷性。場館擁有真實材料復制的40多件展品。結合觀眾需求,經過反復比較、篩選、測試,保留觀眾印象最深刻、最喜愛的展品;注重解讀的便捷性,與現代生活有關聯、能想象、可互動。人性化設計場館。四、深化細節性。位置上避開人群,降低聲音干擾;采光使用透明玻璃,安裝射燈;館內盲道兼具介紹產品和引導功能,研制全自動導覽車。五、完善服務性。建立意見反饋機制,認真聽取參觀者的建議并積極改善。結合專業建議,對意見進行研判并調整設計策劃。
人間有大愛。博愛館在改變參觀感受,豐富感官體驗,未來還有一段路要走,但只有社會給予更多的關注和愛心,才能看到更多的笑臉。